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建成落地、重庆服务业扩大开放、健全知识产权市场运营机制......
近年来,重庆正不断激发开放新动能,持续发力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
激发开放新功能
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建成落地,让进口商品展示交易新模式走进核心商圈;全市首家中外合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开诊,让市民享受国际优质医疗服务;创新出台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,助力国内外高端人才集聚……重庆正在将“开放”深深刻进基因。
2021年4月,重庆获批成为中西部地区唯一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省份。重庆持续强化顶层设计、系统集成、制度创新,扎实推进服务业重点领域开放,为服务业开放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取得“‘以航空公司为单元’的保税航材监管模式”“科技跨境贷”“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新模式”等一批首创性差异化试点成果;于西部地区率先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(QDLP)试点,发行首单绿色金融债券和银行间市场首单清洁交通类碳中和债券,落地首个核心商圈保税展示交易中心,成立陆海新通道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……重庆立足西部特色,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服务业扩大开放。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,努力为国家全方位开放和服务业创新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。
经过一年创新实践和改革探索,重庆服务业扩大开放取得阶段性成效——国务院批复的试点总体方案86项任务已实施72项,实施率83.7%,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50余项,400余个现代服务业项目落地,出台试点配套政策文件60个,实现良好开局。
“要形成‘点’上有项目集聚,‘线’上有案例推广,‘面’上高质量发展的服务业开放发展新格局,加快打造内陆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,助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。”重庆市商务委主任章勇武表示,重庆将抢抓服务业扩大开放机遇期,全面融入和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、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济带发展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。
持续优化营商环境
近日,中国(重庆)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获批立项并成功落户西部(重庆)科学城,为创新主体提供集知识产权收储、评估、交易撮合、定价、结算、金融等于一体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。
健全知识产权市场运营机制,重庆打出优化营商环境“组合拳”。近年来,重庆先后出台《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《关于持续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》等文件,加快打造优质有序的市场环境、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、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。
今年5月,铜梁区“企业服务直通车”在线平台正式上线运行。企业只要扫一扫二维码,就能提交问题和诉求,推动解决实际困难。璧山区推出政务服务联办套餐,让居民一次办好新生儿的出生医学证明、社保卡、居民户口簿等材料……
这些举措是重庆优化政务服务的缩影。重庆全面推行线上“一网通办”、线下“一窗综办”,市级行政许可事项“最多跑一次”比例超过99%,平均办理时间压减60%以上。升级开办企业“一网通”平台3.0版,全市开办企业一日办结、零成本。
政务服务提质增效,法治环境持续改善。重庆加快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,在消防安全、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,建立完善行业信用监管标准化工作规范。建立新经济风险研判机制,出台71条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责清单。成立西部地区首个破产法庭,累计清理债务833亿元,盘活企业资产405亿元。获批设立成渝金融法院并落户重庆,为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提供有力支撑。
优化外商投资环境,加强与外国领事机构、商协会日常交流,发挥外商投资行政服务管家、外商投资企业智慧服务云等平台作用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方式,及时协调解决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物流、用工、用能、人员出入境等问题。今年上半年,全市累计走访联系外资企业1953家,帮助外资企业解决问题困难145件。
营商环境持续改善,市场活力充分释放。今年1—5月,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3.1万户,较2021年和2020年同期分别增长10.12%、34.56%,总量达到330万户。